在社會上打滾,難免碰到婚、喪、疾病而需要請假的時候,雖然翻了翻勞工請假規則和性別工作平等法的相關規定,說句寒酸話,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跟公務員或教師打招呼,但有假可放總比什麼都沒有好,以下介紹勞工可以請的假有哪些。
一、婚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2條)
婚假8日,工資照給。
依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規定,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婚假,扣發全勤獎金。
二、喪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3條)
父母、養父母、繼父母、配偶死亡,喪假8日,工資照給。
祖父母、子女、配偶之父母、配偶之養父母或繼父母死亡,喪假6日,工資照給。
曾祖父母、兄弟姊妹、配偶之祖父母死亡,喪假3日,工資照給。
依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規定,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喪假,扣發全勤獎金。
三、普通傷病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)
普通傷病假勞工因普通傷害、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或休養所請的假,有以下重點:
(一)未住院,1年內合計不得超過30日。
(二)住院,2年內合計不得超過1年。
(三)未住院傷病假和住院傷病假2年內合計不得超過1年。
(四)經醫師診斷,罹患癌症(含原位癌)採門診方式治療或懷孕期間需安胎休養,治療或休養期間,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。
(五)普通傷病假1年內未超過30日部分,工資折半發給,領有勞工保險普通傷病給付未達工資半數者,由雇主補足。
(六)普通傷病假超過期限時,以事假或特別休假抵充後仍未痊癒的話,得予留職停薪。但留職停薪期間以1年為限。
四、公傷病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)
勞工因職業災害而致失能、傷害或疾病者,其治療、休養期間,給予公傷病假。
依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規定,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公傷病假,扣發全勤獎金。
五、事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)
勞工因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時,得請事假,1年內合計不得超過14日,事假期間不給工資。
六、公假(勞工請假規則第8條)
勞工依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(ex. 謀職假)時,工資照給,假期視實際需要而定。
依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規定,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公假,扣發全勤獎金。
七、生理假(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4條)
女性勞工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時,每月得請生理假1日。全年請假日數沒超過3日,就不併入病假計算,超過3日的日數併入病假計算。
併入與不併入病假的生理假工資,減半發給。
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,雇主不得拒絕生理假之請求,亦不得將生理假視為缺勤而影響勞工的全勤獎金、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。
八、產假(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)
女性勞工分娩前後,應使其停止工作,給予產假8星期;妊娠3個月以上流產者,應使其停止工作,給予產假8星期;妊娠2個月以上未滿3個月流產者,應使其停止工作,給予產假1星期;妊娠未滿2個月流產者,應使其停止工作,給予產假5日。
女性勞工工作6個月以上,產假期間工資照給;未滿6個月,減半發給。
女性勞工經醫師診斷需安胎休養者,其治療、照護或休養期間之請假及工資計算,原則上比照普通傷病假辦理。
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,雇主不得拒絕產假之請求,亦不得將產假視為缺勤而影響勞工的全勤獎金、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。
九、產檢假(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)
女性勞工妊娠期間,雇主應給予產檢假5日,工資照給。
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,雇主不得拒絕產檢假之請求,亦不得將產檢假視為缺勤而影響勞工的全勤獎金、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。
十、陪產假(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)
勞工於其配偶分娩時,雇主應給予陪產假5日,工資照給。
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,雇主不得拒絕陪產假之請求,亦不得將陪產假視為缺勤而影響勞工的全勤獎金、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。
十一、家庭照顧假(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)
勞工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、發生嚴重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,得請家庭照顧假;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,全年以7日為限。家庭照顧假工資的計算,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。
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,雇主不得拒絕家庭照顧假之請求,亦不得將家庭照顧假視為缺勤而影響勞工的全勤獎金、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。
Q:怎麼請假才合法呢?
A:依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規定:「勞工請假時,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。但遇有急病或緊急事故,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。辦理請假手續時,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。」
換言之,除了急病或緊急事故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之外,勞工請假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辦理請假手續,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,並提出有關證明文件,例如喜帖、訃告、診斷證明、門診就醫收據……等。倘若未完成請假手續,即為曠工,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3日,或1個月內曠工達6日,即為解僱事由。
Q:女性勞工請生理假是否需要提出有關證明文件?
A:否。請生理假無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,否則恐怕招致與某位女性市議員相同之罵名。
Q:可以用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請假嗎?
A:在制度比較完善的公司,勞工請假往往必須遵循嚴謹的SOP辦理,例如填寫書面的請假單或在電腦上辦理請假手續,如果勞工不守規矩,直接用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請假的話,有可能被認定未完成請假手續。對此,勞動部也認為,即使勞工臨時用LINE請假,事後仍應依公司規定完成請假手續,否則不作數。
附帶一提的是,與臺灣講究事後有沒有補辦請假手續不同,中國的最高人民法院認為,以微信或手機簡訊向公司請假是算數的。